当前位置:
塑壳断路器三段保护—长延时 (L)、短延时 (S)、瞬时 (I) 该怎么设定?
来源: | 作者:aisikai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18 | 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Q1 什么是“三段保护”?

三段保护是塑壳断路器(MCCB)常见的电子脱扣组合:

长延时L: 用于过载  控制温升  只有反时限

短延时S: 用于中度短路  分级选择性  固定或 I²t 延时

瞬时I: 用于大短路  限制电弧能量  无延时或极短延时



Q2 为什么一定要三段都设?不能只靠瞬时吗?

•长延时 保护导线与负载免于长期过热;

•短延时 让上、下级断路器在 100 ms 量级实现“谁近谁断”;最大限度缩小停电范围。

•瞬时 1–2 周波内切除大故障,减小动热应力。

只设瞬时段会导致:

1.小过载没被监控,电缆慢性损伤;

2.上级一刀切跳闸,配电系统“全黑”,本来只是一个负载停电,现在全部楼层要停电;

3.电机启动等短时大电流被误判为故障,频繁跳闸。



Q3 整定前需要准备哪些数据?

参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获取途径

In   断路器壳架/额定电流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铭牌

Ib   设计负载电流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电气计算

Iz   导线长期载流量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电缆手册

Isc min / Isc max最小 / 最大短路电流    短路计算(可以不计算)

启动峰值(若有电机)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实测(最好是带满载测试)



Q4 长延时 (L) 电流 Ir 如何选?

满足 Ib ≤ Ir ≤ Iz。常用经验:

•重点保护线缆:取 0.8 In ~ 0.9 In;

•负载波动大:取 0.9 In ~ 1.0 In。

•只要线路允许,尽量往大一点的方向设置。短路问题交给其他两个保护,长延时仅用于保护线路不长时间过载。

如果电机 DOL 启动电流会拉高 ≥ 6 Ir,可适当上调 Ir 或延长时间。



Q5 长延时时间 Tr 怎么定?

•IEC 推荐在 6 × Ir 处动作 3 – 10 s;

•如果要兼顾电机启动:Tr ≥ 启动最长时间 × 1.2;



Q6 短延时 (S) 电流 Isd 要调到多少?

IEC/GB 可调范围 1.5 Ir – 10 Ir。

•分支/支路:2 – 4 Ir(避开浪涌)。

•主干:5 – 8 Ir(保证上级等待下级)。

叠加上下级 TCC 曲线,确保在 0.1 s 处有 ≥ 0.2 s 时间差。



Q7 短延时时间 Tsd 有什么“安全区”? 

•配合熔断器或小壳架断路器时,首选 0.1 – 0.2 s

•与 ATS/母联等备用系统互投时,可缩短至 0.05 (或0.04)s。



Q8 瞬时 (I) 电流 Ii 如何不“越级”又能速断?

1.下限:Ii ≤ 0.8 × Isc min,确保最小短路也能跳闸。

2.上限:Ii > 下级 S 段电流峰值,防止上级先跳。

3.热磁式通常固定10 – 15In,电子式可2 – 15 Ir 微调。延时为0(一般不可调)。

4.瞬时保护由于没有延时,是最容易脱扣的保护,可以按大于短延时设定电流的1.5倍以上设置。